跳至主要内容

互联网上的“周老虎”——IPv9冒险游戏揭秘

最近,由科技部等单位主办的一次有关未来互联网的会,中国与欧盟互联网业界专家就下一步互联网发展趋势展开交流。会后,一篇发表在人民网上题为《欧洲来华宣传未来互联网,IPV6让国人面临尴尬》的报道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这篇报道核心观点是:中国政府大规模部署的IPv6已经落伍,不适应世界互联网技术潮流,在新一轮全球互联网浪潮角逐中,中国有可能再度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事关中国互联网发展大计的论点非同小可, 果真如此,还是作者在故作耸听闻之言?

这篇报道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正文中只字未提,欲言又止,但是又处心积虑急于向读者抛售的一个“神秘”物什——IPv9。这位署名为“神州”的作者,大量引述了IPv9的理论干将张庆松的文章。文章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贬IPv6, 扬IPv9, 大谈IPv6已经过时和落伍的目的,就是要显摆IPv9的“先进性”。关于IPv6技术前景如何?中国何以要大规模部署IPv6,已经有大量官方阐述,此不赘述,笔者一介草根,纯属个人热情,跟踪IPv9这一题材4年有余,且让我来对IPv9来抽丝剥茧,还其本来面目,让读者看看Pv9到底是何方神圣?中国的互联网未来真的可以托付给它吗?

秘不传人的私家配方

IPv9也称“数字域名”及“十进制网络”,是2000年前后由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所长、发明家谢建平在IETF(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一个陈年“愚人节笑话”基础上忽发奇想、全新包装推出的新一代互联网版本协议,其最大特点是使用十进制数字为网址编码,其间没有网址地址互译过程,所有网址都以一串绝对数字存在,如同为每一台联网设备分配一个“电话号码”。

谢氏IPv9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技术专家质疑,争议不绝。谢建平及其支持者们认为这将打破西方对互联网的绝对控制权,是一项互联网技术创新,向全国推广刻不容缓。更多人质疑IPv9技术上不可行,开发方商业企图明显,极端者将其比喻为“互联网上的华南虎”、“制造互联网窄轨小火车”、“又一个汉芯造假事件”。

8年前,IPv9开发者就开始向政府主管单位申报成为中国下一代网络技术国家标准,但是时至今日,它实际上连工信部部颁标准也未批准。它的很多所谓技术核心细节,一直被发明者以私人专利为由拒绝向参与审核标准的相关技术专家开放,这一点与全球互联网信息传输基础技术标准完全由全球互联网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讨论、逐步完善成为业界标准的规范流程背道而驰。换言之,谢先生依靠祖传秘方炮制出来一道 “私房菜”,推向市场让所有人消费,但是拒绝告诉你采用何种配方。

2005年2月笔者在日本京都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会上,就此采访了我国著名互联网专家、清华大学李星教授,他说:“一定要国际化的活动,不能自己闭门造车的搞……他(指IPv9专利持有人谢建平先生)自己对互联网理解得不够深,数字域名从技术上来讲是有缺陷的。”

然而,这些中国IPv9“数字域名”及“十进制网络”的发明者与开发者并不甘心自己开发的产品被埋没,他们又通过特殊渠道将方案递送政府高层,有关领导人批示互联网主管部委原信息产业部研究。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召开关于IPv9问题座谈会,听取了IPv9的介绍。与会专家认真地研究分析了“十进制网络”和IPv9的核心思想,客观地评价了IPv9的特点,结论是IPv9采用了新的与IPv4和IPv6不同的“十进制”地址格式,但仅仅在地址结构上的变化不可能解决互联网的安全问题,采用与众不同的地址格式的后果是人为设置与国际互联网连结的障碍,在国家公网上是不可取的。原信息产业部向上级有关领导提交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必须走互联互通、信息一体化、符合全球标准,才能产业化”。这就是当时信息产业部对中国IPv9“数字域名 ”及“十进制网络”所持的基本意见。

实际上,专家们的一些意见还包括:“IPv9人为设置与国际互联网的障碍”、“十进制域名和地址没有实际意义”、“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地址格式无关”、“ 封闭的网络是自欺欺人”、“互联网的标准一定是国际的而不仅仅是中国的”。鉴于近两年来,社会上出现以IPv9协议为名的所谓“十进制网络”的新一代网络,有关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2008年2月由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胡启恒院士等8位中国权威的互联网络技术专家联名向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建议,“取消十进制标准工作组(它本来未形成正式部颁标准)”,避免公众信息不对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交费注册“十进制域名”及受到所谓“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 ”忽悠而投资遭受损失。

IPv9的实质,就是要用一套独特的体系,把中国的互联网建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局域网。这无疑是在开历史倒车。

虚拟机构的真实动机

“十进制网络”IPv9“数字域名”出笼那一天起,就一直游离于体制缝隙之间,由一家不合法、甚至子虚乌有的虚拟机构——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在“管理”。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www.miit.gov.cn)”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 [2008]72号)》所设的24个内设机构名单中,并不存在“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这个内设机构。多位媒体从业者通过电话向当时的信息产业部、中编办查询,也证实这个机构不存在。不止一个媒体同仁打电话去湖南找“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信息产业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工作组、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的相关人士,也难于找到一个公开联络电话。在2008年下半年,有工信部所属媒体记者打电话找到部负责宣传的部门领导询问“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被告知“不要参与报道!”

不难论定,这个自称为“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的机构是一个拿“中国”这个大帽子吓唬公众、不存在于政府法定编制中的虚拟机构!

机构不存在,它的操作更涉嫌违法。我国互联网域名国家管理政策只有二个部颁法规。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及《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两个部颁法规,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管理,该部负责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行政管理分工,不会有第二个管理执行部门。同样,中国不会再造一个新的互联网、不会建立另一个互联网域名系统。

然而,这个虚拟机构的真实动机却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兜售一套讳莫如深的“私家配方”的技术方案,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上,绑架整个互联网,攫取暴利。这在几年前有关IPv9的初期报道中已经显露端倪。2004年12月15日,某杂志一篇题为《谢建平两万亿财富:中国将诞生首位世界级富豪!》的文章中称,IPv9“私家配方”发明人谢建平坦言IPv9将开启数万亿的财富之门。七八年过去了,IPv9停留在“一家之言”,远未获得“ 准生证”,顶多还只是试验阶段,但是“工作组”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展开全国渠道拓展、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它参照CNNIC的渠道模式,在全国大举招募销售代理和分销商(所谓注册服务机构),根据北京一家IPv9数字域名注册服务商给笔者提供的收费标准,数字域名注册年费为68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家机构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四处兜售一套技术上乏善可陈,没有可操作性的所谓创新技术。

IPv9真是救星吗?

早在2003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关于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有关工作的请示”,正式启动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经过几年来各方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下一代网络示范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并在国际上取得较为广泛的认可。这一切,跟IPv9都无关。 “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是一家“虚拟政府”机构,IPv9也早有专家和官方定论。

尽管如此,出于其他目的,还是有许多人在竭力鼓噪,包括一些中央教学机构教授为它做“吹鼓手”,这有点类似陕西“华南虎”事件中那几位不用去现场调研就“ 鉴定”完毕的水产和猫科动物专家。由于不明真相,一些媒体也用夸张笔调描绘这项技术。信息技术专业人士指出:媒体应该用更加慎重的科学态度,传播他们的观点。

作为一家之言或者互联网科研领域的假想命题,那怕只是一个中国式的愚人节玩笑,谢先生的IPv9都无可厚非,但是它利用国人急于改变中国在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动辄以“维护主权”、“捍卫国家安全”这类大话耸人听闻,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塑造“民族创新科技被打压”的悲情形象,以一家虚拟的机构之名,行敛财牟利之实。不得不说,这就形同欺世盗名、玩弄江湖骗术了。 (作者:《中国网友报》记者 沈阳)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小米3 谷歌地图无法定位的解决方法

  最近在刷机后,安装的谷歌地图无法wifi和移动网络定位,只能使用gps定位.   于是在尝试了几个方法之后,终于解决.在几个版本的miui上面都可以正常开启.    其实无法定位的原因在于没有同意谷歌的网络位置定位协议.     为了弹出这个同意协议的对话框,需要执行几个简单的步骤.    1.关闭锁屏密码,设置无密码    2.开启开发者选项    3.设置开机直接进入桌面    4.打开谷歌地图,执行wifi或移动网络定位(依然无法定位)    5.重启手机    6.重启手机之后,打开谷歌地图,显示位置服务以及关闭,选择低耗电模式,就会弹出同一网络位置定位的协议,注意选择同意协议,然后关闭    7.回到谷歌地图就可以定位了,与之相关的位置报告等也都可以使用了  

戴爾發布全新 XPS 13/14/16 筆記本:酷睿 Ultra 處理器 + OLED 屏

戴尔今日发布新款XPS 16、XPS 14 和XPS 13 笔记本,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处理器,起价分别为1899.99 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13604 元人民币)、1699.99 美元(当前约12172 元人民币)和1299.99美元(当前约9308 元人民币),今年1 季度上市。 据介绍,新款XPS 16 取代老款XPS 17,XPS 14 取代老款XPS 15,XPS 13 取代XPS 13 Plus 系列。 新款XPS 16 可选Ultra 9 185H、64GB 内存和4TB PCIe 4.0 SSD,显卡可选RTX 4070;屏幕为16.3 英寸OLED 面板,3840*2400 分辨率,支持触控,支持48-90Hz 可变刷新率。 接口包括三个雷电4、MicroSD 卡槽、3.5mm 耳机插槽等。 机身厚度18.7mm,重2.1-2.2kg,电池容量99.5Wh。 新款XPS 14 可选Ultra 7 165H、64GB 内存和4TB PCIe 4.0 SSD,显卡可选RTX 4050;屏幕为14.5 英寸OLED 面板,3200*2000 分辨率,支持触控,支持48-120Hz 可变刷新率。 接口包括三个雷电4、MicroSD 卡槽、3.5mm 耳机插槽等。 机身厚度18mm,重1.68-1.74kg,电池容量69.5Wh。 新款XPS 13 可选Ultra 7 165H、64GB 内存和4TB PCIe 4.0 SSD;屏幕为13.4 英寸OLED 面板,2800*1800 分辨率,支持触控,支持48-60Hz 可变刷新率。 接口包括两个雷电4。 机身厚度14.8-15.3mm,重1.17-1.19kg,电池容量55Wh。

lunar lake 会是一个拯救intel的产品吗

 距离intel 发布lunar lake 已经过去几天了,虽然正式的产品还有半个月才上市,但各路平台已经有很多关于这产品线的多种评论了,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最近几年,一直强大的intel开始面临了许多的挑战,特别是在移动端失利的情况下,桌面版和服务器端受限于自身工艺路线的进展缓慢,在x86市场上面对老对手AMD 的Zen架构和新台积电工艺的组合攻势下,显得疲于应对。 苹果出走x86以后,在移动端打拼多年的高通也加入到了桌面处理器这个复杂的赛道上来,突然间原本只有intel 和amd 两位选手的市场,一下子变得更热闹了。特别是扛着AI PC的旗帜下,各路选手突然间都有了自己的优势。 苹果M系列处理器推出后,让人们见识到了Arm处理器,做为桌面产品也可以很强大,特别是低功耗,当然这价格也是不菲的,特别是苹果产品一直以来的价格水平,让大家觉得这价格更值了。高通在自研Arm 架构的情况下,也做出了非常不错的X Elit,性能、功耗都接近了x86的产品,这让intel愈发尴尬了,基于intel7 工艺的产品竟然毫无优势了。 lunar lake 应该是intel 现在能拿出的最佳的选择了,使用了台积电代工,并且重新设计了芯片的结构,和苹果M系列一样集成了内存,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将x86的功耗降低到新的水平。能耗看起来比骁龙X Elite稍微领先,但原生的X86架构,是不需要转译运行的,兼容性也大大的好于骁龙X。对于原本希望用骁龙X,来提升windows 平台的续航,AI 性能等目的,看起来已经优势不大了。这场竞赛看起来,还可以再进行一段时间,毕竟Windows On Arm 还是不如传统的windows的。后续intel的18A 工艺,新产品的综合性能,都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